1、人人皆知 [rén rén jiē zhī]
源自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
解析:皆:都。所有的人都知道。
2、格物致知 [gé wù zhì zhī]
源自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
解析:格:推究;致:求得。穷究事物原理,从而获得知识。
3、降格以求 [jiàng gé yǐ qiú]
源自:鲁迅《坟·灯下漫笔》:“那么,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,怎么会有?于是降格以求,不讲爱国了,要外国银行的钞票。”
解析:降低标准去寻求。
4、忘乎所以 [wàng hū suǒ yǐ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夫人倾身配奉,忘其所以。”
解析: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。
5、之乎者也 [zhī hū zhě yě]
源自: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之乎者也,助得甚事?”
解析: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,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。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。
6、求仁得仁 [qiú rén dé rén]
源自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”
解析:求仁德便得到仁德。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。
7、得失成败 [dé shī chéng bài]
源自:晋·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五等之制,始于黄、唐:郡县之治,创自秦、汉。得失成败,备在曲谟,是以其祥,可得而言。”
解析:指得与失,成功与失败。
8、骄兵必败 [jiāo bīng bì bài]
源自: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恃国家之大,矜人民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兵骄者灭。”
解析: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