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雅俗共赏 [yǎ sú gòng shǎng]
源自:明·孙人儒《东郭记·绵驹》:“闻得有绵驹善歌,雅俗共赏。”
解析: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,又通俗,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。
2、温文尔雅 [wēn wén ěr yǎ]
源自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陈锡九》:“此名士之子,温文尔雅,乌能作贼?”
解析:温文:态度温和,有礼貌;尔雅:文雅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举动斯文。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,做事不大胆泼辣,没有闯劲。
3、新婚燕尔 [xīn hūn yàn ěr]
源自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燕尔新婚,如兄如弟。”
解析: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,后反其意,用作庆贺新婚之辞。形容新婚时的欢乐。
4、耳目一新 [ěr mù yī xīn]
源自:《魏书·河南王传》:“齐人爱咏;咸日耳目更新”。
解析:耳目:指见闻。听到的、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,使人感到新鲜。
5、耳聪目明 [ěr cōng mù míng]
源自:《周易·鼎》:“耳目聪明。”
解析: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
6、言犹在耳 [yán yóu zài ěr]
源自: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。”
解析:犹:还。说的话还在耳边。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
7、言必有据 [yán bì yǒu jù]
源自:鲁迅《序言》:“对于历史小说,则以为博考文献,言必有据者,纵使有人讥为'教授小说',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。”
解析:说话一定要有根据。
8、引经据典 [yǐn jīng jù diǎn]
源自:《后汉书·荀爽传》:“爽皆引据大义,正之经典。”
解析: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。
9、旁征博引 [páng zhēng bó yǐn]
源自: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;而女博引旁征;滔滔不竭;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
解析:旁:广泛;征:寻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指说话、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。
10、温故知新 [wēn gù zhī xīn]
源自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温故知新已难,而知德者鲜矣。”
解析:温:温习;故:旧的。温习旧的知识,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。也指回忆过去,能更好地认识现在。
11、别出新意 [bié chū xīn yì]
源自:宋·司马光《与王介甫书》:“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,所得不能偿其所亡,徒欲别出新意,以自为功名耳。”
解析:指独创一格,与众不同。
12、不辞而别 [bù cí ér bié]
源自: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报老爷得知,王粲不辞而别去了。”
解析: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告辞就离开了。或悄悄溜走了。
13、义不容辞 [yì bù róng cí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七:“承姑丈高谊,小婿义不容辞。”
解析:容:允许;辞:推托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14、目不忍睹 [mù bù rěn dǔ]
源自: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而军士之折臂断足,血流殷地,偃仰僵仆者,令人目不忍睹。”
解析:眼睛不忍看,形容景象很凄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