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闲杂人等 [xián zá rén děng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三回:“若七日内主灯不灭,吾寿可增一纪;如灯灭,吾必死矣。闲杂人等,休教放入。”
解析: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。
2、等闲之辈 [děng xián zhī bèi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魏有邓艾,足智多谋,非等闲之辈。”
解析:等闲:寻常,一般。无足轻重的寻常人。
3、论资排辈 [lùn zī pái bèi]
源自:暂无
解析:论:根据;资:资历,资格;辈:大小或前后顺序。根据资历深浅、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、待遇的高低。
5、互通有无 [hù tōng yǒu wú]
源自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
解析:通:往来。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,与之进行交换,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
6、互为表里 [hù wéi biǎo lǐ]
源自:《三国志·董允传》:“陈祗代允为侍中;与黄皓互为表里。”
解析:表:外部;里:里部。互相之间是表与里的关系。指相辅相成,相互转化。
7、家长里短 [jiā cháng lǐ duǎn]
源自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七十五回:“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”
解析: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
8、欢喜冤家 [huān xǐ yuān jiā]
源自:元·童童学士《新水令·念远》:“生也因他,死也因他,恩爱人儿,冤家。”
解析: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。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。
9、融会贯通 [róng huì guàn tōng]
源自:《朱子全书·学三》:“举一而三反,闻一而知十,乃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”
解析: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贯穿前后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10、心领神会 [xīn lǐng shén huì]
源自:唐·田颖《游雁荡山记》:“将午;始到古寺;老僧清高延坐禅房;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;彼已心领神会。”
解析:指对方没有明说,心里已经领会。
11、赤胆忠心 [chì dǎn zhōng xīn]
源自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淮警》:“贼子豪雄是李全,忠心赤胆向胡天,靴尖踢倒长天堑,却笑江南土不坚。”
解析:赤:比喻真纯。形容十分忠诚。
12、何去何从 [hé qù hé cóng]
源自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此孰吉孰凶?何去何从?”
解析:去:离开;从:跟随。离开哪儿,走向哪儿。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。
13、忙里偷闲 [máng lǐ tōu xián]
源自:宋·陈造《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辈可谓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。以八字为韵。’”
解析: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,或者消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