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小人得志 [xiǎo rén dé zhì]
源自: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
解析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
2、与人为善 [yǔ rén wéi shàn]
源自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
解析:与:赞许,赞助;为:做;善:好事。指赞成人学好。现指善意帮助人。
3、亲仁善邻 [qīn rén shàn lín]
源自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,君其许郑。”
解析:与邻者亲近,与邻邦友好。
4、非亲非故 [fēi qīn fēi gù]
源自:唐·马戴《寄贾岛》诗:“佩玉与铿金,非亲亦非故。”
解析:故:老友。不是亲属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。
5、故步自封 [gù bù zì fēng]
源自: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昔有学步于邯郸者,曾未得其仿佛,又复失其故步,遂匍匐而归耳。”
解析:故:旧;故步:旧时行步之法,引伸为旧法;封: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。比喻守着老一套,不求进步。
6、自暴自弃 [zì bào zì qì]
源自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解析:暴:糟蹋、损害;弃:鄙弃。自己瞧不起自己,甘于落后或堕落。
7、背信弃义 [bèi xìn qì yì]
源自: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解析: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8、大是大非 [dà shì dà fēi]
源自:徐迟《歌德巴赫猜想》:“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,大是大非,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。”
解析: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。
9、惹是生非 [rě shì shēng fēi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安分守己,并不惹是生非。”
解析:惹:引起;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
10、胡作非为 [hú zuò fēi wéi]
源自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二回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
解析:胡:乱;非:不对。不顾法纪或舆论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