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兴致勃勃 [xìng zhì bó bó]
源自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六回:“到了郡考,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,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:‘以天朝之大,岂无看文巨眼。’”
解析:兴致:兴趣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兴头很足。
2、错落有致 [cuò luò yǒu zhì]
源自: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遍山皆青皮古松,不下数百株,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,异鸟飞翔,哢音木杪,真蓬莱仙境也。”
解析:错落:参差不齐。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,但却极有情趣,使人看了有好感。
3、阴差阳错 [yīn chā yáng cuò]
源自:明·王逵《蠡海集·历数》:“阴错阳差,有十二月,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,自甲子、己卯、甲午、己酉,各得十五辰。……甲子、甲午为阳辰,故有阴错;己卯、己酉为阴辰,故有阳差也。”
解析: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。
4、虎落平阳 [hǔ luò píng yáng]
源自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回:“虎落平川被犬欺。”
解析:平阳: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。老虎离开深山,落到平地里受困。比喻失势。
5、狐假虎威 [hú jiǎ hǔ wēi]
源自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……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,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
解析:假:借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6、兔死狐悲 [tù sǐ hú bēi]
源自:《宋史·李全传》:“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独存?”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四折:“今日油烹蒯彻,正所谓兔死狐悲,芝焚蕙叹。”
解析:兔子死了,狐狸感到悲伤。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。
7、狡兔三窟 [jiǎo tù sān kū]
源自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兔其死耳。”
解析: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。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。
8、大慈大悲 [dà cí dà bēi]
源自:《妙法莲花经·譬喻品》:“大慈大悲,常无懈倦,恒求善事,利益一切。”
解析:慈: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;悲: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;慈悲:佛家语,救人苦难。形容人心肠慈善。
9、心慈手软 [xīn cí shǒu ruǎn]
源自: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身在边隅,情驰魏阙。”
解析: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。
10、阴魂不散 [yīn hún bù sàn]
源自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十九回:“想是他的阴灵不散,你们到前厅烧张纸儿。”
解析:比喻坏人、坏事虽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