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手忙脚乱 [shǒu máng jiǎo luàn]
源自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乱。’”
解析:形容遇事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
2、不慌不忙 [bù huāng bù máng]
源自: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,不慌不忙缩了头。”
解析:不慌张,不忙乱。形容态度镇定,或办事稳重、踏实。
3、防不胜防 [fáng bù shèng fáng]
源自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七回:“这种小人;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解析:防:防备;胜:尽。形容防备不过来。
4、家贼难防 [jiā zéi nán fáng]
源自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三十七:“问:‘家贼难防时如何?’师曰:‘识得不为冤。’”
解析: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。
5、冤家路窄 [yuān jiā lù zhǎi]
源自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:“真是冤家路窄,今日一命讨了一命。”
解析:仇敌相逢在窄路上。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。
6、知易行难 [zhī yì xíng nán]
源自: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说拜稽首曰:‘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’”孔传:“言知之易,行之难。”
解析:知:懂得。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,实行其事较难。
7、格物致知 [gé wù zhì zhī]
源自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
解析:格:推究;致:求得。穷究事物原理,从而获得知识。
8、易地而处 [yì dì ér chǔ]
源自:唐·刘知几《通史·杂说上》:“若使(司)马迁易地而处 ,撰成《汉书》,将恐多言费辞,有逾班氏。”
解析:换一换所处的地位。比喻为对方想一想。
9、临事而惧 [lín shì ér jù]
源自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解析:临:遭遇,碰到;惧:或惧。遇事谨慎戒惧。
10、临别赠言 [lín bié zèng yán]
源自: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临别赠言,幸承恩于伟饯。”
解析: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