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说三道四 [shuō sān dào sì]
源自:清·崔灏《通俗编·言笑》:“莫学他人不知朝暮,走启蒙乡村,说三道四。”
解析: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。
2、有说有笑 [yǒu shuō yǒu xiào]
源自:清·吴趼人《情变》第五回:“想起昨天晚上,还是有说有笑,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,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。”
解析:连说带笑。形容十分欢快。
3、一无所有 [yī wú suǒ yǒu]
源自:《敦煌变文集·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解析:什么也没有。指钱财,也指成绩、知识。
4、毁于一旦 [huǐ yú yī dàn]
源自: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
解析:于:在;一旦:一天。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。
5、黄钟毁弃 [huáng zhōng huǐ qì]
源自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黄钟毁弃,瓦缶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解析:黄钟:黄铜铸的钟,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,阴阳各六,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;毁:毁坏;弃:抛弃。比喻贤人遭受摈斥。
6、老态龙钟 [lǎo tài lóng zhōng]
源自:唐·李端《赠谢戴》:“交结渐时辈,龙钟似老翁。”
解析:形容年老体衰,行动不灵便。
7、生老病死 [shēng lǎo bìng sǐ]
源自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鸡猪鱼蒜,逢著便;生老病死,时至则行。”《仁王经·无常偈》:“生老病死,事与愿违。”
解析:佛教指人的四苦,即出生、衰老、生病、死亡。今泛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。
8、生生死死 [shēng shēng sǐ sǐ]
源自: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二:“宽复洒泣诉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:‘傥伊父母必欲归,且随其主母起居耳。’”
解析:犹言一辈子。指从生至死。
9、黄发垂髫 [huáng fà chuí tiáo]
源自: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黄发台背。”晋·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垂髫总发。”
解析:黄发: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;垂髫: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。指老人与儿童。
10、生搬硬套 [shēng bān yìng tào]
解析:生:生硬。指不顾实际情况,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,照抄别人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