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孤魂野鬼 [gū hún yě guǐ]
源自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家哪里有工夫梦见我们这种孤魂野鬼。”
解析:比喻没有依靠,处境艰难的人。
2、满山遍野 [mǎn shān biàn yě]
源自: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镇延安,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,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!”
解析: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
3、积土成山 [jī shuǐ wéi shān]
源自: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
解析:累土可以堆成山,比喻积少成多。
4、本乡本土 [běn xiāng běn tǔ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歌重会珍珠衫》:“你老人家女儿多,不把来当事了。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,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?”
解析:指本地,家乡。
5、舍本逐末 [shě běn zhú mò]
源自: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弃本逐末,耕者不能半,奸邪不可禁,原起于钱。”
解析:舍:舍弃;逐:追求。抛弃根本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节的、次要的。比喻不抓根本环节,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。
6、强弩之末 [qiáng nǔ zhī mò]
源自:《史记·韩安国列传》:“强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。”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且臣闻之,冲风之衰,不能起毛羽;强弩之末,力不能入鲁缟。”
解析:强弩所发的矢,飞行已达末程。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,起不了什么作用。
7、剑拔弩张 [jiàn bá nǔ zhāng]
源自:南朝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,剑拔驽张。”
解析: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8、满不在乎 [mǎn bù zài hū]
源自: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区区一条生命,在他们眼里,正和一根草,一堆马粪一般,是满不在乎的!”
解析:丝毫不在意。
9、不亦乐乎 [bù yì lè hū]
源自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
解析:乎: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,这里相当于“吗”。用来表示极度、非常、淋漓尽致地意思。
10、词不达意 [cí bù dá yì]
源自: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宋·惠洪《高安城隍庙记》:“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,辞不达意,余尝叹息之。”
解析: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11、曲意逢迎 [qū yì féng yíng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卓偶染小疾,貂蝉衣不解带,曲意逢迎,卓心愈喜。”
解析:曲意: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;逢迎:迎合。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