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舍昼夜 [bù shě zhòu yè]
源自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
解析:舍:放弃。不放弃白天和黑夜。比喻夜以继日。
2、夜不成寐 [yè bù chéng mèi]
源自:宋·洪迈《夷坚志·乙志卷八·虔州城楼》:“明日而先公言:‘汝夜何所往?吾闻抱关老卒云,楼故多怪,每夕必出。’予因道昨见者。是日徒于孤独,竟夜不能寐。”
解析:寐:睡着。形容因心中有事,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。
3、梦寐以求 [mèng mèi yǐ qiú]
源自: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
解析: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。
4、一无所求 [yī wú suǒ qiú]
源自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要我给她遮掩个门户;此外一无所求。”
解析: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。
5、一败涂地 [yī bài tú dì]
源自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”
解析: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6、生灵涂炭 [shēng líng tú tàn]
源自: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解析:生灵:百姓;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7、枝节横生 [zhī jié héng shēng]
源自:清薛福成《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》:“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,均有领事官自理,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,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,亦实由于此。”
解析: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。
8、四时八节 [sì shí bā jié]
源自:唐·马总《意林》卷一引《隋巢子》:“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。”唐·杜甫《短歌行赠四兄》诗:“四时八节还拘礼,女拜弟妻男拜弟。”
解析:四时:指春夏秋冬四季;八节: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。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。
9、不违农时 [bù wéi nóng shí]
源自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”
解析:违:不遵守。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。
10、罚不当罪 [fá bù dāng zuì]
源自: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夫德不称位,能不称官,赏不当功,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。”
解析:当:相当,抵挡。处罚和罪行不相当。
11、四分五裂 [sì fēn wǔ liè]
源自: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:‘魏南与楚而不与齐,则齐攻其东;东与齐而不与赵,则赵攻其北;不合于韩,是韩攻其西;不亲于楚,则楚攻其南: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。’”
解析:形容不完整,不集中,不团结,不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