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祸从口出 [huò cóng kǒu chū]
源自:晋·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
解析: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。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。
2、幸灾乐祸 [xìng zāi lè huò]
源自: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。”又《庄公二十年》:“今王子颓歌舞不倦,乐祸也。”
解析:幸:高兴。指人缺乏善意,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。
3、寻欢作乐 [xún huān zuò lè]
源自:清·吴梅《风洞山》附《先导》:“风尘倾洞,天地丘墟,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。”
解析:寻求欢快,设法取乐。形容追求享乐。
4、强颜欢笑 [qiǎng yán huān xiào]
源自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邵女》:“‘汝狡兔三窟,何归为?’柴俯不对。女肘之,柴始强颜为笑。”
解析: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
5、国富民强 [guó fù mín qiáng]
源自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
解析:国家富足,人民强健。
6、相忍为国 [xiāng rěn wèi guó]
源自: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鲁以相忍为国也,忍其外不忍其内,焉用之。”
解析: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。
7、忍辱偷生 [rěn rǔ tōu shēng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止因未与将军一诀,故且忍辱偷生。”
解析:偷:苟且。忍受屈辱,苟且活命。
8、白面书生 [bái miàn shū shēng]
源自: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,事何由济。”
解析: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。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。
9、青红皂白 [qīng hóng zào bái]
源自:明·无名氏《梁山七虎闹铜台》:“也不管他青红皂白,左右!且拏一面大枷来,把他枷着送在牢中再做计较。”
解析:皂:黑色。青、红、黑、白四色。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。
10、面红耳热 [miàn hóng ěr rè]
源自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面红耳热的。”
解析:形容因紧张、急躁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