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名利双收 [míng lì shuāng shōu]
源自: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六回:“其实名利双收,三百六十行生意,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。”
解析:既得名声,又获利益。
2、隐姓埋名 [yǐn xìng mái míng]
源自:元·张寿卿《红梨花》第四折:“着他隐姓埋名,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。”
解析: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,不让别人知道。
3、难言之隐 [nán yán zhī yǐn]
源自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七回:“总觉得无论何等人家,他那家庭之中,总有许多难言之隐的;若要问其所以然之故,却是给妇人女子弄出来的,居了百分之九十九。”
解析: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。
4、盛情难却 [shèng qíng nán què]
源自: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贡郭尔先生的盛情难却,但我们又不需要一个人骑两匹马。
解析: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。
5、盛极一时 [shèng jí yī shí]
源自:清·方东树《刘悌堂诗集序》:“刘氏名弗耀于远,而其说盛行一时。”
解析: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。
6、曾几何时 [céng jǐ hé shí]
源自:宋·王安石《祭盛侍郎文》:“补官扬州,公得谢归。曾几何时,讣者来门。”
解析:几何:若干、多少。才有多少时候。指没过多久。
7、几次三番 [jǐ cì sān fān]
源自:清·顾琐《黄绣球》第四回:“本官到任以来,就几次三番的传谕董事,出过告示。”
解析:番:次。一次又一次。
8、颠三倒四 [diān sān dǎo sì]
源自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4回:“连拜了三四日,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,坐卧不安。”
解析:指错乱没有次序。形容思路、言语、做事等条理不清、颠倒混乱;毫无次序。
9、四大皆空 [sì dà jiē kōng]
源自:《四十二章经》二十:“佛言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。”
解析:四大:古印度称地、水、火风为“四大”。佛教用语。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是一种消极思想。
10、皆大欢喜 [jiē dà huān xǐ]
源自:《金刚经》:“皆大欢喜,信守奉行。”
解析:人人都高兴满意。
11、好大喜功 [hào dà xǐ gōng]
源自:宋·罗泌《路史·前纪》卷四:“昔者汉之武帝,好大而喜功。”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屠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,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解析: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,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。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。
12、坐吃山空 [zuò chī shān kōng]
源自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便好道坐吃山空,立吃地陷。”
解析:只坐着吃,山也要空。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,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,也要耗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