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难分难解 [nán fēn nán jiě]
源自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九回:“一员将使五股托天叉;一员将使八楞熟铜锤;一员将使五爪烂银抓;三将大战,杀得难解难分。”
解析:指双方争吵、斗争、比赛等相持不下,难以分开。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,分不开。
2、一知半解 [yī zhī bàn jiě]
源自: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
解析: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也不透彻。
3、缺一不可 [quē yī bù kě]
源自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林冲道:‘只今番克敌制胜,便见得先生妙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,先生不必推却。’”
解析:少一样也不行。
4、炙手可热 [zhì shǒu kě rè]
源自:唐·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解析: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。比喻权势大,气焰盛,使人不敢接近。
5、脍炙人口 [kuài zhì rén kǒu]
源自: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解析: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
6、舍己为人 [shě jǐ wèi rén]
源自:《论语·先进》朱熹注:“曾点之学……初无舍己为人意。”
解析: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。
7、各持己见 [gè chí jǐ jiàn]
源自:清·黄钧宰《金壶七墨·堪舆》:“然此辈执术疏,谋生急,信口欺诈,言人人殊,甚至徒毁其师,子讥其父,各持己见,彼此相非。”
解析:持:抓住不放。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。
8、口不择言 [kǒu bù zé yán]
源自:《北史·魏艾陵伯子华传》:“性甚褊急,当其急也,口不择言,手自捶击。”
解析: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。
10、风花雪月 [fēng huā xuě yuè]
源自:宋·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解析: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。后比喻堆砌词藻、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。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