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思前想后 [sī qián xiǎng hòu]
源自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二回:“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,领人马徐徐而行;又见折了余庆,辛环带伤,太师十分不乐,一路上思前想后。”
解析:思:考虑;前:前因;后:后果。对事情发生的缘由,发展后果,作再三考虑。
3、约法三章 [yuè fǎ sān zhāng]
源自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;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高祖初入关,约法三章。”
解析: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。
4、断章取义 [duàn zhāng qǔ yì]
源自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解析:断:截断;章:音乐一曲为一章。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,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。指引用与原意不符。
5、情深义重 [qíng shēn yì zhòng]
源自:晋·温峤《重与陶侃书》:“且自顷之顾,绸缪往来,情深义重,著于人士之口。”
解析:指情感深远、恩义厚重。
6、情不自禁 [qíng bù zì jìn]
源自:南朝梁·刘遵《七夕穿针》诗:“步月如有意,情来不自禁。”
解析:禁:抑制。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。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。
7、百无禁忌 [bǎi wú jìn jì]
源自: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
解析:百:所有的,不论什么;禁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。
8、杀一儆百 [shā yī jǐng bǎi]
源自: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
解析:儆:警告。处死一个人,借以警戒许多人。
11、扬长而去 [yáng cháng ér qù]
源自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二回:“(道士)道:‘……千万不可照正面,只照背面,要紧,要紧!三日后我来收取,管叫你病好。’说毕,徉长而去。”
解析: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。
12、沸沸扬扬 [fèi fèi yáng yáng]
源自: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其中多白玉,是有玉膏,其原沸沸汤汤。”
解析:沸沸:水翻滚的样子;扬扬:喧闹、翻动的样子。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。形容人声喧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