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捶胸顿足 [chuí xiōng dùn zú]
源自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
解析: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2、茅塞顿开 [máo sè dùn kāi]
源自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”
解析: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3、初出茅庐 [chū chū máo lú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九回:“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解析:茅庐:草房。原比喻新露头脚。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。缺乏经验。
4、祸从口出 [huò cóng kǒu chū]
源自:晋·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
解析: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。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。
5、罪魁祸首 [zuì kuí huò shǒu]
源自: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索命》:“虽是虔婆杀我,娟奴是祸首罪魁,追了他去。”
解析:魁:为首的。作恶犯罪的头子。
6、戴罪立功 [dài zuì lì gōng]
源自:明·王守仁《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》:“其覃恒等所统军,就仰高伟管领,戴罪杀贼立功自赎。”
解析: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,以功赎罪。
7、亭亭玉立 [tíng tíng yù lì]
源自:明·张岱《公祭祁夫人文》:“一女英迈出群,亭亭玉立。”
解析: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。形容女子身材细长。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