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一脉相承 [yī mài xiāng chéng]
源自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如今这两个侄儿;虽分鸿胪、宜宾两派;毕竟一脉相承;所以一个模样。”
解析: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批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。
2、承前启后 [chéng qián qǐ hòu]
源自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解析:承:承接;启:开创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后来的。指继承前人事业,为后人开辟道路。
3、思前想后 [sī qián xiǎng hòu]
源自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二回:“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,领人马徐徐而行;又见折了余庆,辛环带伤,太师十分不乐,一路上思前想后。”
解析:思:考虑;前:前因;后:后果。对事情发生的缘由,发展后果,作再三考虑。
5、前赴后继 [qián fù hòu jì]
源自:唐·孙樵《祭梓潼神君文》:“跛马愠仆,前仆后踣。”
解析:前面的冲上去了,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,奋勇冲杀向前。
6、花前月下 [huā qián yuè xià]
源自:唐·白居易《老病》诗:“尽听笙歌夜醉眠,若非月下即花前。”
解析: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。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。
7、披星戴月 [pī xīng dài yuè]
源自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解析:身披星星,头戴月亮。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,十分辛苦。
8、一星半点 [yī xīng bàn diǎn]
源自:元·孙仲章《勘头巾》:“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,一星儿土渍。”
解析:形容极少。
9、画龙点睛 [huà lóng diǎn jīng]
源自: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解析: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。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生动有力。
10、下笔千言 [xià bǐ qiān yán]
源自:宋·曾巩《送丰稷》:“读书一见若经诵,下笔千言能立成。”
解析:千言:长篇大论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迅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