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生机勃勃 [shēng jī bó bó]
源自:张天民《创业》:“油田一片生机勃勃,繁忙兴旺的景象。”
解析: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,或社会生活活跃。
2、勃然变色 [bó rán biàn sè]
源自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(孟子)曰:‘君有大过谏;反复之而不听,则易位。’王勃然变乎色。”
解析:勃然:突然地。变色:变了脸色。突然生气,变了脸色。
3、风云变幻 [fēng yún bià huàn]
源自:南朝·梁·庾信《入彭城馆》诗:“年代殊之民俗,风云更盛衰。”
解析: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。比喻时局变化迅速,动向难以预料。
4、风餐露宿 [fēng cān lù sù]
源自:宋·苏轼《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》诗:“露宿风餐六百里,明朝饮马南江水。”
解析:风里吃饭,露天睡觉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。
5、秀色可餐 [xiù sè kě cān]
源自:晋·陆机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鲜肤一何润,秀色若可餐。”
解析:秀色: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;餐:吃。原形容妇女美貌。后也形容景物秀丽。
6、谈虎色变 [tán hǔ sè biàn]
源自: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上》:“真知与常知异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于众。”
解析:色:脸色。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。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。
7、无稽之谈 [wú jī zhī tán]
源自:《尚书·大禹漠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。”
解析:无稽:无法考查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
8、好自为之 [hào zì wéi zhī]
源自: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君人者不任能,而好自为之,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。”
解析:为:干,做。喜欢自己亲手去做。
9、叶公好龙 [yè gōng hào lóng]
源自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记载: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器物上刻着龙,房屋上也画着龙。真龙知道了,来到叶公家里,把头探进窗子。叶公一见,吓得拔腿就跑。
解析:叶公:春秋时楚国贵族,名子高,封于叶(古邑名,今河南叶县)。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,实际上并不真爱好。
10、居无求安 [jū wú qiú ān]
源自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
解析: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