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深恶痛绝 [shēn wù tòng jué]
源自:《孟子·尽心下》“斯可谓之乡愿矣” 宋·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
解析:恶:厌恶;痛:痛恨;绝:极。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
2、悬崖绝壁 [xuán yá jué bì]
源自:方纪《三峡之秋》:“爬上悬崖绝壁,听见虎豹的叫声。”
解析:形容山势险峻。同“悬崖峭壁”。
3、口若悬河 [kǒu ruò xuán hé]
源自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
解析: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。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
4、气吞山河 [qì tūn shān hé]
源自:元·金仁杰《追韩信》:“背楚投江;气吞山河;知音未遇;弹琴空歌”。
解析:气势可以吞没山河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5、才气过人 [cái qì guò rén]
源自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
解析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
6、无人问津 [wú rén wèn jīn]
源自: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,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”
解析:问津:询问渡口。比喻没有人来探问、尝试或购买。
7、脍炙人口 [kuài zhì rén kǒu]
源自: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解析: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。
8、残杯冷炙 [cán bēi lěng zhì]
源自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不可令有称誉,见役勋贵,处之下坐,以取残杯冷炙之辱。”
解析:残:剩余;杯:指酒;炙:烤肉。指吃剩的饭菜。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。
9、杯弓蛇影 [bēi gōng shé yǐng]
源自:《晋书·乐广传》记载有人作客饮酒,见酒杯里有条蛇,喝后吓得病了。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,他的病就好了。
解析: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