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慷慨解囊 [kāng kǎi jiě náng]
源自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
解析: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2、中饱私囊 [zhōng bǎo sī náng]
源自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:“薄疑谓赵简主曰:‘君之国中饱。’简主欣然而喜曰:‘何如焉?’对曰:‘府库空虚于上,百姓贫饿于下,然而奸吏富矣。’”
解析:中饱:从中得利。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。
3、半饥半饱 [bàn jī bàn bǎo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八卷:“若论起吴衙内,只算做半饥半饱,未能趁心像意。”
解析:指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。
4、毁誉参半 [huǐ yù cān bàn]
源自:清·梁启超《管子传·自序》:“而商君荆公,为世诟病,以迄今日。管子亦毁誉参半。”
解析: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。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。
5、黄钟毁弃 [huáng zhōng huǐ qì]
源自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黄钟毁弃,瓦缶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解析:黄钟:黄铜铸的钟,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,阴阳各六,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;毁:毁坏;弃:抛弃。比喻贤人遭受摈斥。
6、自暴自弃 [zì bào zì qì]
源自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解析:暴:糟蹋、损害;弃:鄙弃。自己瞧不起自己,甘于落后或堕落。
7、以暴易暴 [yǐ bào yì bào]
源自: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矣,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。”
解析: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
8、除暴安良 [chú bào ān liáng]
源自: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舍之职责,在乎除暴安良。”
解析:铲除强暴,安抚善良的人民。
9、良辰吉日 [liáng chén jí rì]
源自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东皇太一》: 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
解析:良:好;辰:时日;吉:吉利。美好的时辰,吉利的日子。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。
10、国无宁日 [guó wú níng rì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国也,起倾国兵,盛气而来……吾国无宁日矣。”
解析: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
11、吉祥如意 [jí xiáng rú yì]
源自: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:“再休想吉祥如意,多管是你恶限临逼。”
解析:祥:祥瑞。如意称心。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。
12、面黄肌瘦 [miàn huáng jī shòu]
源自:元·无名氏《独角牛》第一折:“哥也,你这般面黄肌廋,怎生赢的人也。”
解析:脸色发黄,身体瘦削。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