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拨乱反正 [bō luàn fǎn zhèng]
源自: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拨乱世,反诸正,莫近诸《春秋》。”
解析:乱:指乱世;反:通“返”,回复。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2、不务正业 [bù wù zhèng yè]
源自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这人不甚读书,终日闲游浪荡,一自父母亡后,分外不务正业。”
解析:务:从事。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,去搞其他的事情。
3、身不由己 [shēn bù yóu jǐ]
源自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四回:“上命差遣,身不由己。望君侯怜悯,誓以死报。”
解析:由:听从。身体不由自己作主。
4、据为己有 [jù wéi jǐ yǒu]
源自:明·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二十四出:“先从片进,累建大功,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。”
解析: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。
5、据理力争 [jù lǐ lì zhēng]
源自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八回:“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,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。外国人呢,固然得罪不起,实在下不去的地方,也该据理力争。”
解析:依据道理,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、观点等。
6、力争上游 [lì zhēng shàng yóu]
源自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五言古·闲居读书作之五》:“所以才智人,不肯自弃暴,力欲争上游,性灵乃其要。”
解析:努力奋斗,争取先进再先进。
7、岂有此理 [qǐ yǒu cǐ lǐ]
源自:《南齐书·虞悰传》:“郁林(王)废,悰窃叹日:‘王、徐遂缚袴废一辈子,天下岂有此理邪?’”
解析:哪有这个道理。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。
8、鼎鼎有名 [dǐng dǐng yǒu míng]
源自:宋·陆游《岁晚书怀》:“残岁堂堂去,新春鼎鼎来。”
解析:鼎鼎:盛大的样子。非常有名。
9、引火烧身 [yǐn huǒ shāo shēn]
源自: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;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;生怕引火烧身;连忙把余琳并冯;都送将出来。”
解析: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10、刀山火海 [dāo shān huǒ hǎi]
源自:刘伯承《千里跃进大别山》:“此刻,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,我们也必须打过去。”
解析: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