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一无所有 [yī wú suǒ yǒu]
源自:《敦煌变文集·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解析:什么也没有。指钱财,也指成绩、知识。
2、有所作为 [yǒu suǒ zuò wéi]
源自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”
解析:可以做事情,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。
3、四海为家 [sì hǎi wéi jiā]
源自:《汉书·高帝记》:“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。”
解析:原指帝王占有全国。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。指志在四方,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。
4、四大皆空 [sì dà jiē kōng]
源自:《四十二章经》二十:“佛言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。”
解析:四大:古印度称地、水、火风为“四大”。佛教用语。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是一种消极思想。
5、海阔天空 [hǎi kuò tiān kōng]
源自: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解析:像大海一样辽阔,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
6、刀山火海 [dāo shān huǒ hǎi]
源自:刘伯承《千里跃进大别山》:“此刻,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,我们也必须打过去。”
解析: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7、心如刀割 [xīn rú dāo gē]
源自:《镜花缘》第三四回:“﹝ 林之洋 ﹞一时想起妻子,心如刀割,那眼泪也不知流过多少。”
解析:意思是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,也形容极其痛苦。
8、心如死灰 [xīn rú sǐ huī]
源自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解析:死灰:已冷却的灰烬。原指心境淡漠,毫无情感。现也形容意志消沉,态度冷漠到极点。
9、应付自如 [yìng fù zì rú]
源自:邹韬奋《经历·英文的学习》:“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;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;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;才能胸有成竹;应付自如。”
解析:应付:对付,处置。自如:按自己的心愿做事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,很有办法。
10、里应外合 [lǐ yīng wài hé]
源自: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三折:“反被韩,魏同谋,里应外合,决水淹我军,甲士溃乱,死者山积。”
解析:应:接应;合:配合。外面攻打,里面接应。
11、中西合璧 [zhōng xī hé bì]
源自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,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,中又不中,外又不外,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。”
解析:合璧:圆形有孔的玉叫璧,半圆形的叫半璧,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“合璧”。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。
12、一语中的 [yī yǔ zhōng dì]
源自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,真可谓一语中的,抓住了要害。”
解析:一句话就说中要害。同“一语破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