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忧国忧民 [yōu guó yōu mín]
源自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解析: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2、富国强兵 [fù guó qiáng bīng]
源自:《商君书·壹言》:“故治国者,其专力也,以富国强兵也。”
解析:使国家富足,兵力强大。
3、短兵相接 [duǎn bīng xiāng jiē]
源自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解析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4、接二连三 [jiē èr lián sān]
源自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九回:“贾母还要将李纨等挪过来;为着元妃薨后;家中事情接二连三;也无暇及此。”
解析:一个接着一个,接连不断。
5、几次三番 [jǐ cì sān fān]
源自:清·顾琐《黄绣球》第四回:“本官到任以来,就几次三番的传谕董事,出过告示。”
解析:番:次。一次又一次。
6、曾几何时 [céng jǐ hé shí]
源自:宋·王安石《祭盛侍郎文》:“补官扬州,公得谢归。曾几何时,讣者来门。”
解析:几何:若干、多少。才有多少时候。指没过多久。
7、无可奈何 [wú kě nài hé]
源自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太子闻之,弛往,伏尸而哭极哀。既已无可奈何,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,函封之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祸成矣,载可奈何。”
解析:奈何:如何,怎么办。指感到没有办法,只有这样了。
8、牢不可破 [láo bù kě pò]
源自: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并为一谈,牢不可破。”
解析:异常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。
9、亡羊补牢 [wáng yáng bǔ láo]
源自: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解析: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10、唇亡齿寒 [chún wáng chǐ hán]
源自: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”
解析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11、于事无补 [yú shì wú bǔ]
源自: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
解析:指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。常用来表示所做之事对真正需要完成的事情没有帮助。
12、青出于蓝 [qīng chū yú lán]
源自:清·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:“恐梦似真;翻新入妙;不特不嫌沿袭;几于青胜于蓝。”
解析:青:靛青;蓝: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。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,但颜色比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
13、时不我待 [shí bù wǒ dài]
源自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
解析:我待:“待我”的倒装,等待我。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