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墨守成规 [mò shǒu chéng guī]
源自:明·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。”
解析: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
2、成败得失 [chéng bài dé shī]
源自:《三国志·吴书·步骘》:“女配太子,受礼若吊,慷忾之趋,惟笃之物,成败得失,皆如所虑,可谓守道见机,好古之士也。”
解析:得:得利。失:失利。成功与失败,得到的与丢掉的。
3、塞翁失马 [sài wēng shī mǎ]
源自: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。人皆吊之。其父曰:‘此何遽不为福乎?’居数月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人皆贺之。…故福之为祸,祸之为福,化不可极,深不可测也。”
解析:塞:边界险要之处;翁:老头。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
4、茅塞顿开 [máo sè dùn kāi]
源自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”
解析: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5、开诚布公 [kāi chéng bù gōng]
源自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评》:“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
解析: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。
7、不负众望 [bù fù zhòng wàng]
源自:永言配命,成王之孚。——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
解析:负:辜负;众:众人;望:期望。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
8、公报私仇 [gōng bào sī chóu]
源自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九:“汪知县公报私仇,借家人卢才的假人命,装在我名下,要加小的死罪。”
解析: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。
9、恩将仇报 [ēn jiāng chóu bào]
源自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回:“我若一口说出,他就把公主杀了,此却不是恩将仇报?”
解析: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。指忘恩负义。
10、感恩戴德 [gǎn ēn dài dé]
源自:《三国志·吴志·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
解析:戴:尊奉,推崇。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。
11、张冠李戴 [zhāng guān lǐ dài]
源自: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》卷二十二《张公帽赋》:“谚云:‘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。’有人作赋云:‘物各有主,貌贵相宜。窃张公之帽也,假李老而戴之。’”
解析: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。比喻认错了对象,弄错了事实。
12、自作主张 [zì zuò zhǔ zhāng]
源自: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,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,将他只一刀哈喇了。”
解析: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,就擅自处置。
13、令人作呕 [lìng rén zuò ǒu]
源自: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。”
解析:比喻使人极端厌恶。
14、令人发指 [lìng rén fà zhǐ]
源自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解析: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。形容使人极度愤怒。